本报北京7月25日讯(记者姜天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7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介绍,第十五届全运会竞体比赛项目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其中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第十五届全运会筹办工作始终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不搞重复建设,不新建大型场馆,不新建“全运村”,90%以上的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火炬传递精心设计,传递路线将贯穿粤港澳三地。开闭幕式把岭南特色、港澳特色和体育文化有机融合,将呈现中华文化底蕴与湾区科技魅力相得益彰的视觉盛宴。
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按照“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充分尊重港澳意愿,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目前,十五运会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竞赛总日程已正式发布,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群众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上百万人参加了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介绍,全运会通过智能通关保证跨境参赛观赛顺畅高效。比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时速,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便捷的通关将让参赛和观赛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已参加了七届全运会。今年,香港跟广东和澳门一起承办十五运会,意义重大。这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高度信任和重托,也将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及各方面的合作交流,谱写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全运会在大湾区城市举办,将进一步增强香港年轻人对国家整体发展和大湾区城市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香港市民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国家顶尖运动员风采,感受拼搏精神,更能激发体育热情,实践‘全运惠民’的理念。”陈国基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表示,本届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是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统筹指导下,澳门与广东、香港建立了高效务实的联络机制。粤港澳三地在跨境赛事、口岸通关、竞赛组织及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紧密协作,保障了赛事筹备的无缝衔接,充分发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优势,为赛事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