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从来都不缺少奇迹,2025年的重组浪潮中,一些看似平凡的公司突然跃升为市场明星,背后是国有资产整合与产业升级的宏大叙事。
八月的A股市场,中报业绩成为试金石。*ST威尔交出惊人成绩单:预计2025年中报净利润1.30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786.12%至2240.08%。
业绩暴增源于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获得投资收益,同时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收购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这意味着这家原本主营仪器仪表的公司可能借助资产重组实现彻底转型。
1 业绩激增,重组股成市场焦点
2025年的资本市场,重组概念股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线。政策层面,“国九条”到“并购六条”连续出台,证监会修订《重组办法》,直接点燃了市场热情。
历史涨幅已经展示了重组股的爆发力:去年双成药业股价上涨10倍、光智科技涨6倍,今年大千生态再度验证了重组股的巨大潜力。资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77家机构集体出手,中国建材重仓2.3亿股,社保、外资同步加码。
2 八家公司,重组路径清晰明朗
2025年4月,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新通联拟以2076万元转让木联数据40%股权,退出相关业务领域;中瑞股份计划回购股份,金额区间为1000万至2000万元。
龙旗科技子公司惠州龙旗以5776.54万元收购关联方持有的龙和实业100%股权;骏成科技以9405万元收购新通达40%股份。
未来电器投入1300万元购买51.6亩工业用地用于新项目建设;獐子岛计划出租11,951公顷海域使用权。
数码视讯授权出售博汇科技不超过1%股权(约80万股);阳光诺和则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债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已进入停牌阶段。
3 央企整合,打造行业巨头
央企重组整合是2025年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国资委明确“加大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度”,聚焦国防安全、商业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
电力行业成为央企重组的重要战场。华电国际正在逐步淘汰低效的火电资产,专注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龙源电力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运营商,约40%的高质量新能源资产尚未并入总资产,一旦整合完成,其市场估值有望发生重大转变。
远达环保通过277亿元收购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等关键资产,致力于构建国家电投的水电整合平台。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从环保企业转型为电力整合的核心。
电投产融正在全面收购电投核能100%的股权,旨在打造“金融+核电”的双重主营业务平台。
4 航母级券商,汇金整合金融资源
中央汇金在2025年6月接手了3大AMC(资产管理公司)的8家公司,实控人变更为中央汇金。
这8家公司包括: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
此次整合后,中央汇金旗下的券商数量增至8家,总资产规模合计超过3.2万亿元,这一规模远超任何单一竞争对手(如中信证券约1.3万亿元)。
5 科技重组,抢占未来制高点
科技行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一直是并购重组市场的热点。2025年,科技行业的并购活动进一步活跃,多家科技公司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布局。
慧博云通拟发行股份+现金收购宝德计算机控制权,切入信创与国产服务器赛道。宝德计算机是国内华为鲲鹏生态核心伙伴。
哈森股份则计划收购辰瓴光学100%股权+苏州郎克斯45%股权。辰瓴光学为苹果供应链企业,郎克斯是特斯拉车载镜头供应商。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的合并计划正在加速推进中。2025年5月25日,双方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拟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股东发行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这一交易成交金额高达1159.67亿元,是国产AI芯片领域的一次重大资源整合。
6 能源巨头,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神华在2025年8月披露了向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收购资产的交易预案。本次交易共涉及13家标的公司,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4年底,标的资产合计的总资产为2583.62亿元,合计的归母净资产为938.88亿元。2024年,标的资产合计实现营收1259.96亿元,合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05亿元。
标的公司中包括新疆准东露天煤矿(核定产能3500万吨/年,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新疆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新疆黑山露天煤矿(核定产能1600万吨/年)等大型煤矿。
7 军工整合,打造全球竞争力
军工行业的重组同样引人注目。中航工业集团正通过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军品+民品”双轮驱动,目标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团。
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现更名为“中航成飞”)已经完成,交易总价174.39亿元。重组效应立竿见影:中航成飞总资产从39.7亿元跃升至125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98亿元增至25.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中航成飞扣非净利润同比暴增735.57%,凸显高附加值机型盈利弹性,市值一度突破1459亿元,跻身千亿级军工龙头。
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合并为中航机载,整合航电与机电系统资源,减少重复研发,目标将毛利率提升至40%以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上的重组大戏只会愈加精彩。中国神华整合13家标的公司,构建从煤炭到电力的全产业链;中央汇金打造航母级券商集群,总资产规模超过3.2万亿元。
重组不再是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企业转型升级、产业优化布局的战略行动。那些能够抓住这轮机遇的公司,很可能在未来的经济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而早期投资者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丰厚的回报。
2020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