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把钥匙锁屋里,刚说的事转头就忘,甚至到嘴边的人名怎么都想不起来?别慌,记忆力不是天生的,8个接地气的日常习惯,坚持1个月,你会发现自己记东西越来越“稳当”啦。
图片
图片
每天吃点“记忆零食”
脑子和机器一样,得喂对“燃料”。
像核桃、杏仁这些坚果,每天抓一小把当零食,里面的维生素E能保护脑细胞;蓝莓、黑巧克力这类深色食物,含花青素能改善脑血流;每周吃2次三文鱼、沙丁鱼,Omega-3脂肪酸是神经突触的“胶水”,帮记忆更牢固。
我同事老陈以前总忘带工牌,坚持每天早餐加把核桃后,现在连客户生日都记得住。
图片
图片
睡前10分钟“过电影”
晚上躺床上别忙着刷手机,闭眼从早到晚“回放”一遍:早上吃了啥,上午开了什么会,下午见了哪个朋友……细节越多越好,比如“王姐今天穿了件米白色针织衫”。
心理学里叫“记忆复盘”,就像给大脑拍张“快照”。
正如作家博尔赫斯所说:“记忆是时间的倒影。”
通过这样的复盘,能让记忆更加深刻。
我表姐用这招3个月,现在连孩子幼儿园老师的名字都能记全乎。
图片
图片
给物品“划地盘”
钥匙总找不到?把玄关第二个挂钩设成“钥匙专属位”;手机别乱摆,固定放床头柜充电底座;证件全收进抽屉第三层。
大脑最烦“不确定”,固定位置后,它就不用反复记“上次放哪了”,腾出精力记更重要的事。
我妈以前总翻箱倒柜找眼镜,现在固定放茶几左上角,半年没丢过。
图片
图片
每天走10分钟“新路线”
上班总走同一条路?试试提前两站下车,绕个小公园;买菜别总走主路,穿回小巷子。
大脑海马体是管记忆的“核心区”,新环境会刺激它长新的神经元。
我邻居阿姨退休后学记英语单词总记不住,后来每天遛弯换路线,3个月后居然能背下200个单词了。
图片
图片
午睡20分钟“重启大脑”
中午眯20分钟,别睡太久(超过30分钟容易晕)。
睡眠时大脑会“整理”白天的记忆,把临时存储的信息“搬”到长期记忆区。
我同事小刘以前开会总记不全重点,现在午饭后趴桌上睡20分钟,下午记会议纪要又快又准,领导都夸他“记性变好了”。
图片
图片
重要信息“念3遍”
记电话号码、快递取件码这些,别光看,念出声:“138-XXXX-5678,138-XXXX-5678,138-XXXX-5678。”
心理学有个“三重复效应”,重复3次刚好能激活大脑的记忆回路。
上次我记社区疫苗接种时间,念了3遍,过了一周都没忘,邻居还问我“你咋记性这么好”。
图片
图片
聊天时多问“细节题”
和朋友聊完天,别急着结束,多问一句:“你说的那家川菜馆,招牌菜叫啥来着?”“上次你提的那本书,作者是南方人吗?”主动追问细节,能逼大脑“深挖”记忆,时间久了,观察力和记忆力都会变敏锐。
我闺蜜用这招后,现在连半年前聚餐时谁穿了红裙子都能想起来。
图片
图片
记东西时“关掉干扰”
记清单、背单词时,把手机调静音,电视别开,书桌收拾干净。
大脑像个小抽屉,一次只能装一件事,干扰太多就“卡壳”了。
我以前总边刷短视频边记待办事项,结果转头全忘;现在记东西时把手机锁抽屉,5分钟就能记牢10件事。
图片
写在最后: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本事”,是“养出来的习惯”。
从今天起,把这些小事融进日常,你会慢慢发现——钥匙总在老地方,重要日程不用反复看手机,连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名字,都能“唰”地从记忆里冒出来。
愿我们都能把重要的事、珍贵的人,稳稳当当装在记忆里。
养习惯,强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2020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