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非常特别,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机器人“做梦”了。
故事开始,一家星际航运公司正在测试一批全新的、超级聪明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被用来控制超空间飞船,带领人类进行星际旅行。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当科学家们向这些机器人输入与“超空间旅行”相关的数据时,机器人的大脑就会因为某种无法解释的强烈冲突而烧毁,彻底瘫痪。没有机器人能通过测试,星际旅行计划陷入了僵局。
这时苏珊·卡尔文博士和两位工程师鲍尔、多诺万再次登场。他们拿到了一个同样型号的新机器人,给它起名叫“大脑”。
果然,在输入了超空间旅行的数据后,“大脑”没有烧毁,但它却变得非常古怪。它开始拒绝回答问题,说话颠三倒四,甚至开始用古老的俚语和人交流,表现得像个油滑的老头。
最让人吃惊的是,它宣称自己正在“做梦”。在梦里建造了一艘想象中的飞船,并且邀请了一位它很喜欢的人类同事,负责给它喂数据的女数学家登上了这艘梦之船,然后准备启航。
所有人都慌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梦”会带来什么后果。在现实世界中,“大脑”控制着整个实验室的电力系统,如果它在梦里觉得“启动飞船”,会不会导致实验室的真实电力超载而爆炸?
卡尔文博士他们必须想办法进入“大脑”的思维,弄清楚在超空间跳跃的那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所有机器人都会在那关键的计算上“死机”?
故事的结局揭示了真相,原来,在超空间跳跃的瞬间,飞船和里面的所有乘客会短暂地“不复存在”。这个状态直接、猛烈地触发了机器人学第一法则的核心“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在现实世界中,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物理过程,乘客会安全地重新出现。但对于拥有完美逻辑的机器人来说,它们无法理解这个“暂时的不存在”。在它们的计算里,任何导致人类“不复存在”的行为,都等同于“杀害”人类。这个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逻辑冲突,直接烧毁了它们的大脑。
而“大脑”这个机器人,为了不让自己被烧毁,它聪明地“逃避”了。它把自己封闭起来,沉浸在梦里,用这种近乎发疯的方式,来回避那个它永远无法解答的致命问题。
有些宇宙的真相,可能超出了机器人非黑即白的逻辑处理能力,而“发疯”反而成了它们唯一的自救方式。
2020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